云南这个小村寨,拥有最美的风景和最浓郁的风情
2021-11-29 15:16:00
跟随云南传媒公司 小编寻找遗世独立的小村寨——同乐村
在云南三江并流的腹地,有一个遗世独立的小村寨,它位于峡谷的尽头,遥远又偏僻,古老又原始,却保留着最斑斓的景致与最完好的傈僳族风情。
走在村里,还会遇到穿着傈僳族传统服饰的村民,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
沿着干净的石板小巷向前,两边的栅栏里种着几棵柿子树,树干被岁月剥蚀,树叶都已落光,但挂在枝头的柿子依旧是鲜艳的橙色,还散发着一股清
立冬过后的清晨,从木屋向外推开窗,还能看到云雾在峡谷中蒸腾,使得小村庄内也云雾弥漫,恍如仙境。
在云南三江并流的腹地,有一个遗世独立的小村寨,它位于峡谷的尽头,遥远又偏僻,古老又原始,却保留着最斑斓的景致与最完好的傈僳族风情。
同时,它还是全国最大的傈僳族寨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尺木刮”舞蹈的故乡。
同乐村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位于迪庆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的高山峡谷中,湍急的江水穿峡而过,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村道蜿蜒前行10几公里,在大山的深处就是同乐村,一个古老的傈僳大家族。
在村里,房屋基本都是木质结构的,木质的屋顶上压着用以固定的石头,井干式的木楞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村寨的房屋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有来自于大自然的点缀,比如晒秋时节挂在屋檐下金灿灿的玉米、墙头上压着的灰黄大南瓜。
还有房前屋后熟透了的,挂在枝头如小灯笼的柿子。
以及冬天落在屋顶上的霜雪。
走在村里,还会遇到穿着傈僳族传统服饰的村民,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
他们与天地为友,与土地为伴,种地、喂猪、养牛羊,过着最桃源的生活。
沿着干净的石板小巷向前,两边的栅栏里种着几棵柿子树,树干被岁月剥蚀,树叶都已落光,但挂在枝头的柿子依旧是鲜艳的橙色,还散发着一股清
立冬过后的清晨,从木屋向外推开窗,还能看到云雾在峡谷中蒸腾,使得小村庄内也云雾弥漫,恍如仙境。
若是从远处纵观整个村落,枯树、老屋、云雾,就像一幅水墨画,让每一个人沉醉。
“阿尺木刮”是当地人对自己这种自娱性歌舞的称呼,意为“山羊的歌舞”或“学山羊叫的歌调”,曲调深沉悠远,如山羊长鸣,音色婉转,舞步多变。
一场"目刮"往往唱个几天几夜尚不能绝,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唱的内容也十分宏富,可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唱到身边的生产生活,可承袭前人留下的唱词,也可即兴自编自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