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会展策划:人文风光之凤庆文笔塔
文笔塔,可以说是凤庆的大门。它高耸地竖立在进入凤庆的公路旁,百年如一日,静静地守望着来来往往的游子。文笔塔下面赫然地写着——世界滇红之乡。
在临沧的所有县中,凤庆也许不是最特别的,但是凤庆人一定是最特别的。也许是因为自然条件的匮乏,也许是因为人口太多,也许是因为乡镇与乡镇之间的距离太遥远,总之,凤庆,是一个文化浸润的小城。文人墨客临湖望塔,手捋长须,古筝妙乐声声入耳,古诗绝唱熏陶着凤庆的每个角落。临沧市凤庆县位于滇西纵谷南部,境内群山连绵,山川相间。澜沧江从西北入境,由东南出境,穿过县城北部,古为蒲蛮之地,故亦称蒲门。早在春秋战国以前,便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活。最早居住在这里的被称作濮人,是今天的布朗族、佤族的祖先,继后有傣族、彝族、傈僳族、拉祜族等相继入境定居。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 , 上下千年的沧海桑田 , 给人们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从古到今,凤庆人杰地灵,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素有滇西文献名邦之美称,红龟山文笔塔便是凤庆极具代表性的古迹之一。
文笔塔,位于凤庆县城东南5.5公里凤山镇金平办事处境内,建于光绪十二年 (1886 年 ),为凤庆著名景点之一,塔高 35 米,层叠 17级,登临其境而环顾,有“四面云山来眼底”之势。1982 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凤庆县的主要地标性建筑之一。在塔的正面,刻有“高挹奎光”四个横额大字,并镶嵌有石碑志两块,塔尖的三角形架上安放着铜铸宝鼎,宝鼎上插一钢鞭,像极了笔头。远远看去,文笔塔凌空拔地而起,犹如一支巨大的文笔挺立于大地之间,笔尖剑指苍穹,呼光唤影,孤高迷离,婷婷伟岸,彰显着一种笔破长空的非凡气度。“文官提笔安天下,武将挥戈定太平。”文笔塔在凤庆人的心目中,义重于形,它不单是一座真实可触的古塔,更是凤庆人内心深处骄傲与优越感滋生的精神载体。岁月如梭时光荏苒,睿智的先人用汗水和智慧铸就了文笔塔,历史也为凤庆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宝藏,现代人把文笔塔视为索取智囊聪慧的净土,视为教人育子的精神源泉,文笔塔,已然成为凤庆人继承传统的精神依托圣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