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相约南诏故地 共赴古今盛宴
奇观壮景美丽云南,生物多样化云南,云南策划公司,云南租车服务,云南酒店预订,云南舞台租赁,云南拓展培训,云南旅游攻略
“中国名小吃之乡”——巍山,唐代南诏的发祥地,一个朴素、宁静、被时光氤氲出闲淡气质的古城。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古城,轻柔地洒在古街古巷、古宅和石板路上,霞光遍地,安宁而祥和。一群大爷提着鸟笼悠闲地从文庙的红墙下走过,古井里飘落的蓝花楹无处寻觅,却看到摇曳在井中南诏胡同的飞檐翘角。
南诏胡同,文化市井。由巍山文庙流出的泉水,经巧妙设计和布置,清澈的小溪流经整个胡同,与文庙的墨香一脉相承,形成小桥流水和江南园林风格的布局。
古香古色的明清风貌建筑,做工精美的木雕门窗上,梅兰竹菊,鱼跃鸟翔,散发着《清明上河图》的经典韵味。将过去和现在融汇在一起,把传统和未来完美契合,构成厚重的文化底蕴,让古城更具生命的风采和活力。
徜徉在南诏胡同,古柏苍苍,垂柳依依,翠竹摇曳,墨香浓郁,小桥流水,桂花飘香,各种小吃荟萃,让你在不经意间放慢脚步,放松身心,品味南诏千年文化沉淀下来的朴实无华,愈久陈香的美酒和美食。在温暖的人间烟火味中,享受悠闲醇厚的人生味道。
在南诏胡同里,汇聚了最具巍山特色的名小吃,让每一位游客都能边走边看,边吃边玩,尽享原汁原味的巍山风味。浓香的扒肉饵丝,甜而不腻的蜜饯,冰凉爽滑的凉虾冰粉,扯不断的一根面,甜甜蜜蜜的小米糕,还有棠梨花粑粑、热油粉、回族面片,石磨豆浆,卷粉,牛打滚,油香,烧饵块……你想到或想不到的巍山老味道,在这儿都能找到。古朴安静的南诏胡同里充满着浓浓的烟火味,让你的舌尖快乐地舞蹈,让你的味蕾享受温情四溢的慰藉,将最踏实最暖心的抚慰,化作袅袅烟火,氤氲在深深的记忆中。
一阵优美的山歌传来,我眼前出现了南诏王族品南诏王宴的壮丽场景——在南诏王宴上,穿着盛装的彝族乐队和美丽的彝族少女,在南诏王的眼前穿梭,载歌载舞,精美华服上镶嵌的闪闪发光的银饰,以及他们衣服上艳丽的手工刺绣,让视觉与味觉的体验在一场千年的王宴中成为经典,源远流长。的确,南诏胡同的蒙化食府餐厅内,这一千年的王宴正在被延续着。在古老的彝族调和优美的山歌声中,“众王”分宾主落座,侍从依次呈上“南诏王宴”菜肴。
彝族祖先酷爱饮酒,“无酒不成宴,有酒便是席”,凡待客皆先要以酒相待,宴席开始,在激情洋溢的祝酒歌中,呈上甘醇的包谷酒。酒香四溢中,一道道养眼养心的菜品依次呈现,每一道菜品都富有个性,都能讲述一段关于唐代南诏的历史文化故事。
首先呈上的是南诏王宴的主菜:三牲,即:猪头、羊头、整鸡。猪头代表王权、神权,是王宴的头道菜,呈上烹饪好的整猪头,代表敬仰和祝福。待主贵宾切下一片猪头肉,把猪心和猪肝一起吃下,表示接纳欣喜和满意,宴会才正式开始。
接着呈上的是“土八碗”。流传巍山的宴席“土八碗”,古老神秘,独具乡愁味道。相传“土八碗”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曾经辉煌250多年的南诏王室的宫廷菜。
彝家阿哥阿妹激情洋溢的敬酒歌再次响起,代表先祖祝福的“礼成赐福”(毕摩羊排)、“羌煮余韵”(坨坨肉)、“红河之源”(山水豆腐)、“只鸡樽酒”(鸡血饭)等菜品依次呈上。而代表“团结和睦”的六道开胃小菜和寓意血脉相连的“珍馐荟萃”和“福禄南诏”也依次呈现在食客眼前。
南诏故地世代相承的“(火巴)肉饵丝”、烧饵块、青豆米糕是南诏王宴的主食。这些小吃都是巍山驰名海内外的小吃。“(火巴)肉饵丝”被评为“中国金牌旅游小吃”
南诏王宴的点心是“洪武饼啖”,即“红梨”点心。红梨是巍山县高原特色农产品之一,也是巍山特有的梨,味道甜美,汁多肉嫩,是巍山彝族同胞招待贵客的佳品。洪武南诏王宴的点心是“洪武饼啖”,即“红梨”点心。
在日常生活中,热情好客的巍山彝族同胞也会用烹饪鲜美的精简王宴来招待远方的贵宾。南诏王宴是令人垂涎欲滴的唇香,是一场由眼到胃,再入心的饕餮盛宴,是平凡日子中的美好,是带上了厚重的南诏遗韵的文化盛宴。
《史记·律书》里的句子道出了平常生活最真实的温暖和幸福。漫步南诏胡同小吃街,一种来自平实的朴素和温暖,让你在南诏胡同弥散的香气里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