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云南资讯

一程山水一程美景,追寻徐霞客走过的地方,游云南。

2022-06-08 16:15:31

奇观壮景美丽云南,生物多样化云南,云南策划公司,云南租车服务,云南酒店预订,云南舞台租赁,云南拓展培训,云南旅游攻略

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年届五十的徐霞客却“知天命”而“不认命”。他说:“余久拟西游,迁延二载,老病将至,必难再迟。”于是,从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九月至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六月,也就是其51岁至55岁期间,他进行了一生中时间最长、行程最远的一次旅游,被称为“万里遐征”。其中,他在广西、贵州、云南等西南地区停留日久、所记甚详,撰有《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在云南,他环游滇池,泛舟茈碧湖,盘桓丽江,久驻鸡足山,结识了何鸣凤、木增等旅途至交。来到海埂公园,烟波浩渺的滇池宛如一颗蓝色明珠,镶嵌在山峦之中。“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在这湖光山色、山水交融间,一群白色的小精灵憩息在码头的护栏上,像一列列卫兵,精神抖擞,整齐划一,迎接我们的到来。更有成千上万只海鸥逐浪蹁跹,轻盈曼妙。古拙歪斜的柳树依旧青绿,丝丝垂挂水面。红艳艳的三角梅摇曳多姿,频频点头。海鸥密密麻麻,几乎覆盖整个湖面。总以为它们生活在海域,可望而不可即,没想到在这里可以与它们如此接近。它们或凌空展翅,或上下翻飞,或追逐嬉戏,或自由游弋,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彩云之南,我心的方向。孔雀飞去,回忆悠长……”云南是令人向往且魂牵梦绕的天堂,丽江更是让人念念不忘。这座高原古城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是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也是他们在梦中要抵达的地方。丽江古城依山势而建,重重叠叠,连绵不绝,蔚为壮观,徐霞客称其“居庐骈集,萦坡带谷”。现存民居建筑为土木结构,多为三坊一照壁,也有不少融会了纳西族、白族、汉族建筑艺术精华的四合院,布局灵活,精雕细刻。门窗多雕饰花鸟图案,色调浓烈,引人入胜。

走在古城里,处处重门叠户,时时有找不到来处和出处的迷茫。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一块紧挨着一块,从一条巷子到另一条巷子,写满了故事与传奇。千百年来雨水的冲刷和足底的打磨,在石板上留下了一条条细密的沟纹,使人顿生无限沧桑之感。四方街更是四通八达,游人如织,时不时见人背着相机在街上取景,流连忘返。生活在这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行脚丽江,最吸引我的是丽江古城徐霞客纪念馆。纪念馆为两层木结构建筑,馆内主题展览分为“霞客生平”“志行天下”“发现丽江”“翰墨逸香”“悲壮东归”5个篇章,通过纱幕背投、艺术剪影画等手段,讲述了徐霞客与丽江的不解之缘。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徐霞客远游西南来到丽江,并在此逗留16天之久。他饱览了丽江的风土人情,与土官木增结下深厚友谊,并撰写《丽江纪略》,详细记录了丽江独特的民族风情,成为弘扬丽江古城文化的使者。走出纪念馆,来到被称为丽江古城文化“大观园”的木府。府门前有一组名为“情谊”的青铜雕像。只见徐霞客与木增两人相视而立,徐霞客左手握书卷,右手向外挥,像是在侃侃而谈,木增则身体微向前倾,呈聆听状。

丽江的白昼是美丽的,丽江的夜晚则是迷离的。丽江的美景令人着迷,丽江的美食亦令人着迷,如汽锅鸡、米线、饵块、琵琶肉、泡椒鸡等。琵琶肉又叫猪膘肉,用整头猪腌制而成,因形似琵琶而得名,外形俏丽,肉色鲜艳,风味悦人。饵块亦是不可错过的美味,美食大家汪曾祺老先生毫不掩饰对它的喜爱:“饵块烧得透了,内层绵软,表面微起薄壳,即用竹片从搪瓷缸中刮出芝麻酱、花生酱、甜面酱、泼了油的辣椒面,依次涂在饵块的一面,对折起来,状如老式木梳,交给顾客。两手捏着,边吃边走,咸、甜、香、辣,并入饥肠。四十余年,不忘此味。”

住在茈湖草堂,当然是要游茈碧湖的。第二天游罢茈碧湖,晚上倚床读徐霞客的《滇游日记》,竟满脑袋都是徐霞客游湖的影子。他真的是喜欢云南,云南什么地方都到过。茈碧湖就游了好几遍。他似乎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一汪碧浪。刚到浪穹,他就“遵堤西行”,一路观湖光山色,一路发感慨,说这湖“虽无六桥花柳,而四山环翠,中阜弄珠,又西子之所不能及也。湖中鱼舫泛泛,茸草新蒲,点琼飞翠,有不尽苍茫、无边潋滟之意”。他还牵挂住在浪穹县城的一位何姓朋友,进了城,便迫不及待地去拜访。

大理鸡足山是徐霞客一生远游的最后一站。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十二月,徐霞客初抵鸡足山。次年八月,他再次登临鸡足山,前后驻山游览达半年之久,然后直接返回江苏江阴老家,直至去世,未再远游。他曾为鸡足山修撰《鸡山志》,并在《鸡山志略》中赞叹鸡足山“东日、西海、北雪、南云”全备,“此不特首鸡山,实首海内矣”。我们已从海拔1400多米的县城迅速上升到了海拔3240多米的鸡山绝顶。一转身,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一览众山小”。

只见天边的几丝云已被染成绛红色。我知道,太阳就是要从这里升起的。正值雨季,尽管此时无雨,但云层很厚,正紧紧地缠住山顶,让人担心到底能不能看到日出。正因为鸡足山太高,太阳一出现,便抛出了无穷的光亮,点染着脚底的群山、坝子、坡原,甚至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日出所在的山下面有一条河,在阳光下,透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光亮,一线红白相间的闪烁,实在好看极了。

太阳还在上升。那光亮并不刺眼,像是橘黄,又似蛋黄,总之颜色十分悦目。柔和的光亮,好似在山顶点燃了一根硕大的蜡烛。太阳终于升起来了,在云层和山顶之间,能完完全全地看到一颗红彤彤的弹丸。光亮散开,脚下的整个鸡足山都明亮了起来,特别是那些满山之间金黄的琉璃瓦屋,金碧辉煌,异常夺目。



滇公网安备 53070202001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