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定制旅游:走进非遗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源于远古的快乐之舞
2022-11-28 19:48:28
弥勒地处红河州北部
多个少数民族在此繁衍生息
孕育了丰富的非遗文化
在弥勒西三一带
彝族阿细人便聚居在此
他们勤劳朴实、能歌善舞
跟随云南定制旅游策划小编
一起走进红河非遗文化的世界
而他们的快乐秘诀就是音乐和舞蹈
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由此而生
2008年
经国务院批准
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
列入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彝族三弦舞
在彝语中称为“嘎斯比”
意为“欢乐跳”
因多在月光下的篝火旁起舞
故又名“阿细跳月”
彝族三弦舞的起源传说有多种
相传在远古时代
有个叫“木邓”的人钻杉木取火
为人们找到了保留火种的方法
人们欣喜若狂、拾柴架火
围着篝火跳舞共同庆祝
这就是“阿细跳月”的起源
还有这么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
彝族阿细人一直过着
刀耕火种的生活
每到播种季节
为了抢时间
人们等不到烧荒火星的熄灭
就赤着脚在滚烫的田野上劳作
为使双脚少受田野上余火的灼烧
便一边跳跃一边劳作
后来
人们在这种不停跳跃的基础上
增加了蹬脚和
上肢左右甩摆、击掌等动作
因此逐渐形成了“阿细跳月”
图文来源云文旅云南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