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云南资讯

云南研学旅行 | 纳西族童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11-06 09:41:40

“纳西族童谣”是以纳西语为载体,通过一代又一代纳西人口耳相传的口头经典,是纳西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纳西族童谣”被正式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跟着云南旅行社,云南会务公司,云南团建公司,云南团建策划公司,云南研学旅行,云南会展活动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纳西族童谣”,纳西语称“Ssiul ssiuf zzer bee”(儿歌调)“Ssiul ssiuf ju juq bee”(哄孩调)或“Ssiul ssiuf dal bee“(孩子话语调)等,有游戏童谣、手指歌、数数童谣、问答歌、字头歌、摇篮曲、叙事童谣、牧歌、岁时歌、颠倒歌、谜语歌等12类。

“纳西族童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想象飞扬,语言诙谐,节奏明快,琅琅上口,集趣味、哲理、实用于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是纳西人生活的一部分,属于纳西民间艺术与口传文学之范畴。

同时,“纳西族童谣”传承了纳西母语所蕴含的丰厚文化底蕴和人文色彩,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纳西族民风民俗的演变轨迹和社会发展脉络,记录了纳西族的风土人情,蕴含了纳西族的传统美德,寄托了纳西人的美好愿景,充分体现了民俗、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

据了解,“纳西族童谣”与其他民族的童谣一样,具有生动活泼、结构简短、流传广泛等特点而长期存活于纳西族民间,使纳西族儿童自小在其长辈的吟唱中学会吟诵,或是通过孩童之间的游戏习得,从而不断激发孩子们学习语言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着母语的音韵之美,体会和了解到包含在其中的或简单或深奥的寓理,以它独特的育人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人生,并一代又一代自觉地传承着。

转载至(云南文旅)

滇公网安备 53070202001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