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云南资讯

彝族节庆:走进草马节 体味古老文明之韵

2022-05-09 10:28:48

彝族节庆:走进草马节 体味古老文明之韵

小编为大家提供云南资讯,云南旅行攻略,云南美食,云南酒店,云南会展,云南团建,云南活动策划等一切相关信息

草马,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用草根据马的形状扎的,根据个人喜好,也可以装点些不同的鲜花。


其实,草马节的来历更多的是体现在人文习俗方面。彝族古时候是生活在大草原的民族之一。也和历史上的其他民族一样,有过许多大规模迁徙和奔波,流落到全国各地。
有少数迁徙到文山的彝族,在文山定居并繁衍后代。因此,彝族十分敬重曾陪伴祖先长途跋涉、相依为命的马,这种节日就叫草马节,在文山市彝族(阿扎、阿细)两个支系中较盛行。

草马节在每年的农历八、九月,相连的村寨一般不选同一天,为的是避免相碰,以便各村寨问互相来往祝贺。节日当天下午,各家自己用茅草扎一匹骏马,用瓜叶做成马箩驮于草马上,箩内装一些灶火灰和野草籽,草马上插一些七色野花。晚饭时,各家都杀上一只鸡,做一些好菜饭,并塞一些菜食于草马嘴里,同时祭奠祖先。饭后,各家把打扮好的花草马送到村子西边路旁草丛中。第二天,各家又将草马搬到路两边,排成长草马队,让村里人相互共同评论做草马的手艺,做得好的就作为来年大家学习的榜样。中午饭时,各家都自带一些鸡、猪肉、米、酒和蔬菜,在山里烧煮野餐,比赛做菜饭的手艺,比赛外村来客多少,以菜饭做得好、客人来得多的人家为称赞对象。

饭前,菜饭先献草马才能用餐。中午饭后,举行斗牛比赛,得冠军的牛主人也会受到众口称赞,冠军牛也就会有许多人出高价求购。因此,不少人家为能使自己的牛得冠军,从春节时便注意精心喂养,定时定料,注意经常洗刷牛身,防止过度劳役,爱护备至。节日之夜,过节的村子男女青年同外村来的客人,一起在村中的场地上尽情吹、拉、弹、唱,跳弦子舞,一直到深夜甚至次日凌晨。这一场节日的狂欢,不仅仅是传统习俗的传承,更体现了人文社会的人情味。扎草马:所谓草马就是用野草、野花、野果和竹子编制装饰成马的模样,一公一母,小马若干,高的一对2.3米,为公马和母马,矮的在1.7米左右,插上各色野花,打扮成五颜六色的样子。老与少,家家户户一起动手,装点着节日气氛。对草马节的来历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在远古前,天庭有12个儿子,每个儿子都分工各管一行,其中有个儿子分管牛马,专门从事赶马做生意。他赶马做生意,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驮运粮食和盐巴到各地贩卖,不分白天黑夜,马不停蹄,通晓达旦地走。那时,人们没有房子,住在树洞或石硐里,粮食用囤箩装放大树下或石岩脚下,这些马吃完地里的庄稼后又去吃囤箩里的粮食,吃饱后就在囤箩里睡,严重损害了百姓的生产生活,百姓愤恨地将其称之为“害群之马”。




从此,彝族人为保清秀平安、五谷丰登,选一个日子,举行隆重的草马节活动。这天,全寨统一杀猪宰牛,户户杀鸡、鸭,每户扎一匹草马,在马身上插五颜六色的草马花,尔后统一将其送往西方,意即将这害群之马远送西去,盼望彝家人幸福吉祥。


以上内容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滇公网安备 53070202001088号